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阳光下的守护 | 这个县城18家重点企业反诈联络点已建成!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2

初秋的山丹军马场大草原,牧草金黄,牧民们正忙着打草储料。“各位牧民大哥,放牧时接到‘儿子撞人了要私了’的电话别慌,先打视频核实!”10月的草原上,张掖市山丹县公安局大马营派出所民辅警带着反诈传单穿梭在牧区,把“移动反诈课堂”开到了草原深处。

针对牧民手机信号弱、信息相对闭塞的特点,民辅警将近期高发的“冒充亲属借钱”“虚假畜产品收购”等骗局,编成草原版反诈顺口溜:“草原辽阔信号远,陌生来电多心眼;卖马卖羊找正规,先款后货是陷阱。”牧民陈振阳拿着印有警民联系卡的传单说:“上次邻居差点被‘高价收马’的骗子骗了,现在我们接到陌生收购电话,都先找民警核实。”

结合“理财诈骗”趋势,民辅警还重点讲解了短视频平台上的虚假投资陷阱,提醒牧民警惕“稳赚不赔”的理财项目。今年以来,大马营派出所已开展草原反诈宣传25场次,覆盖牧民300余人次,成功劝阻涉诈风险4起。

“大家看这个案例,咱们县的周女士就是因为刷单兼职被骗了5万!” 9月29日,在山丹县腾达西铁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位奇派出所民警正结合本地真实案例,为工人们讲解刷单返利诈骗的新变种。针对企业财务人员这一高危群体,民警特别强调“冒充老板转账”骗局的防范要点,要求严格执行“转账前三重核实”制度。

为打通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山丹公安创新建立“警企反诈联络员”机制,由企业财务或行政人员担任联络员,第一时间传递最新诈骗动态。腾达西铁公司的会计刘女士深有感触:“上次接到‘老板’要求紧急转账的微信,我立刻联系联络员核实,才发现是骗局。现在大额转账前,必须给老板打视频电话确认。”

针对仿冒客服诈骗,民辅警还专门开展“电商客服反诈专场”,提醒企业销售人员警惕“订单异常退款”等话术。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8家重点企业建立反诈联络点,开展精准宣传100场次,覆盖职工3000余人。

傍晚的大马营乡双泉村,几户村民家的小院里热热闹闹。民辅警正和大伙儿围坐在一起,开起了接地气的“反诈茶话会”。聊到兴起时,有人就问起:“要是有人打电话说自己是抖音客服,还说要帮咱关自动扣费,这事儿该咋应对啊?”

如今短视频平台上的诈骗越来越多,山丹公安把“冒充抖音客服”这类新骗局也当成了宣讲的重点。只见民辅警不说大道理,只是带着村民们演绎小情景剧,要么拿着真实案例现场“拆招”,让大伙儿一眼就能看穿那些诈骗套路。

咱村的村主任史思兴,是公安特意培养的“反诈明白人”。他见大家聊得热闹,也接过话头,分享起自己的经历:“之前有个人找我,说有个‘高息养殖项目’让我投资,我当时一下子就想起民警说的‘凡是说保本高息的,全是骗人的’,就没搭理他。现在街坊邻居碰到拿不准的事儿,都愿意来问问我。”

山丹公安还拉着村社干部组建乡村反诈宣传队。不管是村里办红白喜事,还是大伙儿晚上聚着跳广场舞,宣传队的人都能凑上去,跟大家唠唠反诈的门道。

针对老年人易被“扶贫基金”“养老投资”诱骗的特点,民警还设计了“反诈灯谜会”“防骗知识答卷”等互动活动,让防骗口诀融入日常。今年以来,已开展乡村反诈宣传活动20余场,发放资料4000余份。

在做好宣传的同时,山丹公安依托“数智融合侦查中心”,构建“预警-拦截-挽损”全链条反诈体系。今年8月,接到上级预警后,民警通过“警银联动”机制,为西安籍受害人追回10万元损失。“反诈既要‘嘴上说’,更要‘实际防’。”山丹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邵小春说道。

发布:甘肃省公安厅新闻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