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星视角下的汤加海底火山喷发瞬间。来源:NOAA
据外国媒体报道,新西兰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海底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给努库阿洛法北部海岸造成严重损失。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多国也均发布了海啸预警,我国也观测到了气压的小幅波动。
一时之间,全球媒体纷纷报道,国内某些营销号也迅速跟进发出2022年将是“无夏之年”的文章,这次火山真的会引起这么强的气候效应么?专家分析认为,以目前汤加火山的爆发规模计算,如果后续不再发生更大规模喷发,暂时不会对全球气温造成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表示,火山能否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与火山爆发持续时间、造成经济和人员损失、声响大小等并不直接关联,主要和火山爆发进入平流层的硫酸盐量有关。
要对全球平均气温造成可观测和识别的影响,火山喷发进入平流层的二氧化硫至少需数百万吨以上。而根据欧空局全球大气污染监测卫星的估算,本次汤加火山爆发大概有40万吨二氧化硫进入平流层。总体而言,这一数值距离可以对全球气候有所影响,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目前汤加火山的爆发指数约5级左右,且火山仍处于活跃状态,还需进一步监测其活动情况。如果后续火山不再发生更大规模的爆发,则暂时不会影响到全球温度,但后续是否会对热带海温分布等问题产生影响,还需深入评估。
火山活动导致气温异常的最典型案例之一,是1815年4月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其火山爆发指数达到7级,火山灰柱高达45公里,到达平流层高层。火山爆发指数每增加1级,喷发的体积就增大10倍。次年,欧美有记载的异常低温天气频发,被称为“无夏之年”,6月份的纽约郊区地面还是冻结状态。寒冷导致了荒年,欧洲因饥荒造成超过20万人死亡。
来源:综合中科院之声、新华网、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