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最新发布丨今年年底前要完成3—11岁目标人群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稿件来源:兰州晨报 发布时间:2021-10-29 12:57:14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截至10月28日9时,全省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第1剂次1865.87万人,其中,完成3-11岁人群第1剂次接种3.52万人;第2剂次1814.87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即第3剂次接种25.41万人。

 

当前,全省疫情防控重点转向社区防控,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我省对新冠疫苗接种是怎么样一个安排?现在全省接种工作是一个什么情况?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浩表示,近期,由于我省部分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各医疗机构、基层和社区的医务人员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安排部署,集中人力、物力,全力保障流调摸排、大规模人群核酸采集检测、隔离点人员健康监测、环境清洁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疫苗接种对象中的3—11岁人群,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是疫情传播高风险人群,且接种必须要由监护人或家长陪同,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些都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按照国家新冠病毒疫苗分步、分年龄、分阶段实施的安排部署,年底前要完成12岁及以上人群第二剂次接种、3—11岁目标人群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接种,同时持续推进第二剂次接种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10月25日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要求未出现疫情的地区在前期疫苗接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安排、协同配合、安全有序、规范实施、应接尽接”原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本地区疫苗接种工作计划,确保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全面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

 


最新发布丨截至28日24时,兰州市累计确诊病例54例 最小2岁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10月28日0时至24时,兰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现已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截至10月28日24时,兰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4例,均在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目前情况稳定。

 

新增病例基本情况如下:

 

毕某某,女,28岁,家庭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街道甘南路,系兰州市确诊病例36毕某某女儿,10月25日作为重点人群在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10月28日核酸检测呈阳性,即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白某某,男,36岁,家庭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街道甘南路,系兰州市确诊病例36毕某某女婿,10月25日作为重点人群在市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10月28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即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重型。

 

白某某,女,2岁,家庭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街道甘南路,系兰州市确诊病例36毕某某外孙女,10月25日作为重点人群在市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10月28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即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许某某,女,59岁,家庭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街道甘南路,系兰州市确诊病例36毕某某亲家母,10月25日作为重点人群在市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10月28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即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谢某,女,52岁,家庭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系兰州市确诊病例35的密接者,10月25日作为重点人群在市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10月28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即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刘某某,男,87岁,家庭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铁西街道牟家庄,10月28日核酸检测呈阳性,10月28日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重型。

 

卢某某,男,57岁,家庭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南街,系兰州市确诊病例38的密接者,10月25日作为重点人群在市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10月28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即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马某某,女,37岁,家庭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五星坪后街,系兰州市确诊病例34的密接者(邻居关系),10月25日作为重点人群在市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10月27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即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马某某哈,女,12岁,家庭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五星坪后街,系兰州市市确诊病例34的密接者(邻居关系),10月27日核酸检测呈阳性,10月28日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朱某,女,23岁,家庭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街道三十八佳园,系兰州市确诊病例8的密接者,10月28日作为重点人群在市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当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即被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最新发布丨截至28日24时,张掖市新增2例确诊病例,其中甘州区1例(重型)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截至2021年10月28日24时,张掖市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甘州区1例(重型),山丹县1例(轻型)。

 

本次疫情以来,累计报告13例确诊病例,分布在甘州区、山丹县。目前情况稳定。

 

新增病例基本情况如下:

 

王某某,女,52岁,现住张掖市甘州区鑫发小区,与张掖市确诊病例1吴某某的密切接触者。10月28日在集中隔离点核酸检测阳性,随即转运至市级定点医院治疗,经市级定点医院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重型。

 

融某某,男,51岁,现住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仁爱小区,系张掖市确诊病例10高某某父亲、病例11陈某某丈夫。10月28日核酸检测阳性,随即转运至市级定点医院治疗,经市级定点医院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最新发布丨截至28日18时,全省共排查密接人员4323人,次密接人员26066人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10月28日0时至24时,甘肃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其中,兰州市10例、张掖市2例。

 

截至10月28日24时,本次疫情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5例。其中,兰州市54例,张掖市13例,嘉峪关市5例,陇南市2例,天水市1例。

 

截至28日18时,全省累计完成流调3.13万人次,共排查密接人员4323人,次密接人员26066人。

 

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和酒泉市重点区域已启动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嘉峪关市持续进行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张掖市、陇南市已完成重点区域第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正在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截至10月28日,全省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2619万份,已出检测结果2538万份。其中,兰州、嘉峪关、酒泉、张掖、天水、陇南等6市共采集样本1993万份,已出检测结果1959万份。

 

最新发布丨截至28日20时,兰州累计追踪到密接者1533人 方舱实验室24小时检测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国家工作组3名专家进驻兰州市流调指挥中心,截至10月28日20时,兰州市累计追踪到密接者1533人、次密接者2092人。新增密接者31人、次密接者31人。

 

 

兰州市加快核酸采集样本送检速度,方舱实验室24小时不间断检测。从28日开始,开展了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截至28日20时,已采样246.19万人,已出结果30.22万人。

 

同时,规范设置隔离点并对全市备用隔离点逐一进行排查。对医疗机构实施封闭管理,实行严格的出入制度,要求做到不探视、不陪护、住院患者不外出,对患者和院内工作人员防疫措施严格落实。并全力做好兰州二院雁滩分院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了医院取暖和医疗物资、医务人员生活保障等问题。

 

最新发布丨截至29日8时,张掖市共排查密接人员1219人、次密接人员4892人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张掖市边流调、边追踪、边管控。截至10月29日8时,全市共排查密接人员1219人、次密接人员4892人。全市累计核酸检测样本2615198份,已出结果2613943份,待出结果1255份。

 

 

 

 

围绕流调报告确定的重点人员建立复核工作链,成立复核工作专班、监督工作专班,查密接、次密接人员名单、隔离方式、进入隔离点时间、各环节责任人和执行者、核酸检测24小时未出结果情况等工作环节。

 

迅速完成省级专家(张掖专班)到位、医护人员配备、医疗物资储备、院感预防与控制等工作。目前,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已收治5名确诊病例并开展集中救治。

 

下一步,张掖市将压茬开展甘州区、山丹县、临泽县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并做实做细集中收治医院及其他医院院感防控工作,坚决杜绝院感风险。

 


最新发布丨国家已向我省派出重症、感染、院感防控、检验及中医专家19名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国家已向我省派出重症、感染、院感防控、检验及中医专家19名,指导患者救治工作。

 

我省成立省、市两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其中,省级专家组94人,市级专家组556人,集中最优医疗资源和力量,全力开展患者救治。目前,确诊的75名患者中,70人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集中救治,5人在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集中救治。

 


最新发布丨截至28日,兰州等四市封控小区34个,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截至28日,兰州、张掖、嘉峪关、陇南等4市封控小区34个,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

 

同时,紧盯生活必需品批发、流通、零售等重点环节,保障全省批发市场货源充足和零售市场正常经营。截至28日,省内高速公路各收费站入口和服务区发放“快通证”,保障1.06万辆重要物资车辆运输通行。兰州市依托37家中央厨房,开展封控小区、隔离酒店和社区防疫点位用餐配送服务。

 

在此提醒广大居民群众:新冠变异株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治疗时间长。做好个人防护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关键,非必要不外出,全民参与,群防群控。

 


最新发布丨19支督查队实地督查兰州市供热情况 “12345”民情通增设供热专席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兰州市从10月25日较往年提前4天开始暖管升温,目前已经实现正常供暖,供热面积达1.04亿平方米,占总面积的97.2%。

 

针对群众关心的供热等问题,专门派出19支督查队伍对全市供热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并在“12345”民情通增设供热专席答疑解惑,同时,紧紧抓好货源调配,依托现有放心粮店和较大规模综超等,切实保障全市粮油蔬菜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最新发布丨中铁兰州局四次调整运力,已停运担当列车103.5对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10月19日以来,中铁兰州局4次调整运力,除保障旅客必要出行需求外,已停运担当列车103.5对,停止开行旅游列车。

 

10月19日,已立即停止了各客运车站小件寄存业务和兰州车站、兰州西站餐饮店服务,加强对铁路车站内商超、餐厅等密闭性经营场所管理。客运车站防控宣传间隔时间不大于半小时、列车上防控宣传间隔时间不大于1小时。随时提醒旅客候乘车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减少走动。

 

站车一线从业人员佩戴N95/KN95口罩、手套、护目镜(面屏)“三件套”上岗,严防工作接触性疫情传播。10月18日以来,实施居家办公、工作场所管控和关键岗位人员集中封闭管理,严密组织全员参加核酸检测。

 

地方防疫部门专门配备370名工作人员,在甘肃境内71个客运车站,对进出站人员开展体温检测、查码验证工作。特别是对出省的进站人员开展健康码、行程卡和24小时以内核酸检测证明查验工作。

 

10月18日以来,兰州铁路局陆续接到外事办、海关、卫健委信息通报后,通过12306客票系统筛查旅客购票信息69081人次,向兰铁公安局进行大数据推送。对进出站旅客全覆盖测温,其中发现处置发热旅客8人次,协助移交健康码和行程卡异常180人次。

 

最新发布丨兰州、敦煌等七个机场航班大幅调整,航班量呈现断崖式下降

 

10月29日,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目前,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所属兰州、敦煌、嘉峪关、庆阳、张掖、金昌、陇南七个机场,受疫情影响航班均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航班量呈现断崖式下降。

 

自10月19日以来,集团航班起降架次同比下降90%,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97%。同时,中川国际机场每天只保留1班进京航班,有确诊病例所在地的支线机场取消进京航班。

 

截至10月28日,集团各机场累计查验旅客16.2万人次,累计排查异常旅客596人,其中入境返甘旅客113人、中高风险区旅客306人、健康码异常旅客177人(红码4人、黄码173人),对排查出的异常旅客全部按照有关要求移交属地卫健部门。

 

 


最新发布丨“已订的机票能否免费办理退改签业务呢?”

 

“发生疫情后,部分旅客的出行受到影响,已订的机票能否免费办理退改签业务?”10月29日,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第十一场)上,省民航机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斌介绍,省民航机场集团已积极协调执飞的航空公司发布了我省涉疫航线航班客票退改方案及特殊处置方案,广大旅客可参照航空公司公布的处置方案及时与执飞航司客服联系,免费办理机票改退签手续。若有航空公司未能免费办理机票改退签手续,请拨打机场客服热线96556,省民航机场集团将协调相关航空公司免费办理。

 

在此,提醒广大旅客,近期各航空公司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市场需求,对航班进行动态调整,航班变化幅度较大,请有出行需求的旅客提前向航空公司或机场查询航班执行情况,同时关注目的地最新防疫政策,备好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排队间隔、分散提取行李,严格履行防疫责任和义务。

 

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王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