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个人账户缩水职工吃亏?你对医保改革有点误解

稿件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1-04-25 16:38:16

 

#1

为什么要动个人账户?

上个世纪,受制于当时的医保监管水平和资金管理能力,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住院费用主要由统筹基金支付,门诊、药店等费用主要由个人账户资金支付,也被称为“统账结合”模式。

 

王震观察到:“个人门诊的保障水平和效率都太低了,大量的慢性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门诊入不敷出,个人账户的钱用不了几天;但是另一方面,大量的年轻人、不生病的人、收入高的人,个人账户里积攒了大量的资金,花不出去。”在此种条件之下,“各种各样扭曲的现象催生出来”,患者为了报销千方百计寻求住院治疗,普通人则在药店购买锅碗瓢盆以提取个人账户中的资金,造成大量的医保基金被浪费,无法产生应有的效益。

 

一个直观的数据是,职工医保的住院率(年住院人数/年门诊人数)从2012年的13.5%快速上升到2019年的18.7%。

 

这种结构性矛盾,被一些专业人士称为“个人账户的共济能力不足”。随着职工保险意识的提升、医保智能监控体系的建设,建立真正的共济保障机制的时机已经到来。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宗凡表示,当时的统账结合制度只是一个过渡,现在的改革是当年改革的延续——由从前用个人账户提供门诊保障变成互助共济的机制。“真正的社会保险一定是互助共济的,不是钱把交来以后再放到自己的个人账户自己使用,这就达不到化解风险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