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手机“忙年”别掉进诈骗陷阱

稿件来源:中国江苏网 发布时间:2016-02-08 11:26:47

  兑积分、抢红包、买年货、发年终奖……手机“忙年”正红火时,多位网络安全专家、警察告诉记者:目前已进入一年中网络诈骗高发时段,大家可得小心防骗,别掉入陷阱里。

带链接的短信不要点。收到查看聚会照片、兑换积分、领取礼品、回馈客户调查等带有链接的短信,不要点击,因为它们很可能来自附近的伪基站。这些恶意链接背后是木马病毒,用户一点链接,木马便自动植入手机,盗取用户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抢红包别做多余动作。微信、QQ、支付宝红包,已成节日标配。抢红包时,拆开红包,钱自动进入账户,无需再做其他动作。如果点开后要输入个人信息,那这个“红包”里包着的不是木马病毒就是钓鱼平台。

网购遇到退款要小心。网购年货后,接到“客服”电话,说缺货、要办退款手续,需要银行账号。其实,这时诈骗者已掌握网购者的姓名、手机、身份证号等信息。如果网购者信以为真,那么网购者的账号便完全被“钓”走。

扫二维码领礼品有风险。有的木马伪装成活动福利二维码,吆喝“扫码就有好礼”,一旦扫描,就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或打开一个钓鱼网站。

发年终奖暗藏转账陷阱。此类诈骗盯的是财务人员。不法分子获取某企业老板的手机号后,可能匹配到他的微博或QQ等社交账号,再搜寻其联系人。下载老板社交账号上的头像,伪装成老板后,加其手下财务为好友,命令财务向特定账户转账。如果财务不加验证,很有可能上当。

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网络黑产研究专家毛晟斌介绍,去年新增支付类病毒超过32.6万,全年被支付类病毒感染的用户高达2505万,平均每天超过8万人遭受支付类病毒侵害。

我国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还有所欠缺。去年10月发布的《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显示,25万多被调查者中,定期更换密码的仅占18.36%,有17.05%的人从来不换密码。

如何增加使用手机的安全系数?专家建议,首先,安装安全软件,定期体检和病毒查杀;其次,不点击任何不明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连安全性未知的公共WiFi,尽量从官方渠道下载手机软件;不同账号不使用同一密码,并经常更换密码;假如发现账户异常,应立刻报警,还可通过微信支付等软件中的相关功能自助冻结账户。(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