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视角 > 正文

微媒辟谣应盯住“两个要害”

稿件来源:中国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5-07-21 11:31:04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6月24日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对2014年92条典型假新闻的分析显示,59%的虚假新闻首发于微博,首发于微信的谣言虽然数量不多,但因其封闭式传播环境,辟谣难度更大。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177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若谣言造成严重后果,受访者直言“制造谣言的个人或机构”(74.7%)和“未尽到把关责任的新媒体平台”(64.6%)应该承担责任。(7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调查很专业,结果很符合现实。所说的很专业,是针对假新闻进行的调查,而不是一般的传言、流言;所说符合现实,在于制造谣言是祸根,新媒体疏于把关监管,放纵了假新闻扩散。反过来说,如果有效遏制住谣言制造者,如果新媒体强化了新闻信息把关的责任,即使不能完全杜绝,至少也不会泛滥。 
  有人认为,微媒谣言泛滥,“板子”不能只打媒体,这话有道理,道理就在“只”字上。不能“只”打媒体,不代表媒体没有责任,也不代表不对媒体问责。毕竟,媒体有一批懂新闻的专业人士,相对一般网民来说,对假新闻的识别能力要强得多。媒体又直接与谣言制造者衔接,而普通网民只是从媒体中发现“抢眼”的信息,利用微博、微信转发信息,多数出于好奇、想显摆一下自己知道的信息快,未必想要左右什么,更多的是充当了传言、流言的二传手,普通网民也是受害者。 
  而谣言则是凭空捏造出来的,甚至以新闻形式出现的,是毫无根据、没有真相的虚构。造谣基本上都有明确的目的,或者为了攻击,或者为了出名,或者为了商业目的而误导他人。制造谣言才是祸根,应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有两种情况更值得注意。一是媒体替谣言“说情和稀泥”。实践证明,那些与热点事件、投资理财、生活健康等相关的信息,最容易成为谣言关注的对象。对于这类谣言,有些媒体喜欢出来辩解:要么用“可以倒逼政府出来澄清”来释疑谣言的无错无罪;要么用“这件事虽是假的,但此类现象不等于不存在”来力挺谣言;更有人以“谣言往往反意民意”为谣言美化善意。种种论调显然是荒诞的,其用意不是引导网民提升鉴别力,防止跟风传谣,而是模糊概念,混淆视听,误导网民,为造谣传谣推波助澜,这种“说情和稀泥”的行为甚至比造谣危害性更大。 
  二是借助网络信息编造新闻。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下,新闻渠道多种多样,网络信息也不是不能采写新闻,但从职业角度看,新闻记者必须核实求证事实真相,不可以坐在屋里把网上传播的信息直接改编成新闻,更不能为了吸引人而想象发挥,添枝加叶。而现在不少假新闻就是这样编造出笼的。远的不说,最近,一篇题为“安徽小伙车祸后倒地无人理,打120自救”的消息,被众多媒体广泛转载,正当舆论矛头纷纷指向新闻中的“冷漠人群”引起群体讨论时,当事人及时发声,“没这回事”。类似假新闻事件没少出现。如果没有后续求证,采访当事人,恐怕这事就是铁铁的,真真的。编造假新闻者固然可恶,但媒体传播谣言就没有责任吗? 
  新闻信息尤其时政经济类资讯,事关国计民生大事,事关社会稳定,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保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否则由此造成的危害不堪设想。不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新闻信息必须履行严格把关的责任,强化法治意识,坚决消除打法律“擦边球”非法牟利的思想,依法守住经营的边界,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防止谣言干扰正常舆论,为媒体秩序正本清源,为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当然,每个网民也要增强法制意识,可以包容多元,但决不能宽容谣言。要注重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修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练就洞穿迷雾妖气的火眼金睛,不被传言、谣言所诱骗蛊惑,共同维护微媒体健康文明的空间。(董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