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八成受访者愿意为单位辟谣

稿件来源:劳动报 发布时间:2015-09-23 11:05:05

  最近网上的消息越来越真假难辨了:一会儿是鸟巢发生坍塌,紧接着就有工作人员辟谣其实是世锦赛的布置;一会儿是阿里巴巴校招缩减现危机,马上就有招聘团队的人员出面澄清;一会儿是某快餐品牌所用的速成鸡出现问题瞬间霸占了微博和朋友圈,在以饲养员为主角的广告出现后才销声匿迹。几个谣言都在及时辟谣下不攻自破,而其中最为关键的辟谣者都有着一个身份———他们都是在该行业内工作的职工。

  职工辟谣早已有之,从最早的“猪肉出现钩虫”再到“微波炉加热食品有毒”,直到最近的“采摘草莓有毒不能吃”,在普及知识反抗谣言的努力中,业内职工一直利用自己熟知行业情况、亲戚朋友之间互相信任的优势积极对抗谣言的传播。现在借助着互联网,谣言传播的速度更快危害更大,也有越来越多的职工将自己辟谣的场所转移到了贴吧、微博和朋友圈上。如果本行业甚至本企业遭遇谣言攻击,你会成为下一个职工辟谣者吗?

  调查

  86%网友选择站出来说清真相

  在本报微信公众号“有你安”的调查中,面对如果自己所在行业内或企业内熟悉的情况被颠倒黑白,成了谣言的情形,有86%的网友选择了站出来辟谣,相比之下只有不到10%的网友选择了沉默。

  为什么选择挺身而出的比例这么高?记者采访到了几个活跃在网上的职工辟谣者,王博虎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在养殖场工作,面对大家对于生猪出栏速度快、猪一直吃饲料会不会没有营养、瘦肉精激素到底用没用等问题,一直在耐心回答网友的提问。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上网解释这些问题,王博虎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猪肉是大家主要消费的肉类,作为一个猪肉生产的参与者,想让大家消除误解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另外就是感觉网上藏龙卧虎,大家一起讨论,理越辩越明。“还有网友看了我们的答案后在网上留言,说自己的饮食结构都没有养殖场里的猪来的健康,当然这都是笑话啦。”王博虎说辟谣的乐趣有时候也是让他坚持下来的理由。

  活跃在网上的职工辟谣者还有很多,根据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谣言占到45%,位居第一位。职工辟谣者中的大多数也都活跃在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范围之内,其中不乏为了保护自己所在行业和企业的职工。水产行业一直饱受抗生素、激素疑惑的困扰,从事水产养殖的王帅总是尽心回答好奇网友的答案,说起原因,王帅说得很实在:“还记得毒草莓不能吃吗?这个谣言导致国内7大产地草莓价格大跌,部分地区甚至跌到1元以下。如果水产行业也来一次,估计我的饭碗也就没了。”

  不仅仅是大牛、专家活跃在网上进行辟谣,普通的网友也不甘落后,“喵狐狸酱”就在调查中留言说,她会参与辟谣:“因为我对我的工作有很高的认同度,也希望他人对我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我希望自己可以做这样普及的工作。虽然自己不是大V,发出的声音不一定有很多人听到,但是至少自己身边的人、自己朋友圈里的人不会被谣言误导。”也有网友认为辟谣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菊芳就留言说:“谣言和辟谣,就像电脑病毒和杀毒软件一样,他们制造多余的麻烦,并因为解决多余的麻烦,而产生额外的价值。”

  现象

  最担心掌握情况不全面说错话

  尽管绝大多数职工都愿意为了企业挺身而出进行辟谣,但是在调查中职工还是透露出了自己担心的地方。职工的担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担心自己的辟谣准不准确,另一类则是担心辟谣之后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影响。

  在调查中,担心因对情况了解不全面和担心擅自辟谣引起公司管理层愤怒成为了职工辟谣者最大的顾虑。对于“实名辟谣后,你觉得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什么样影响”的问题,选择负面和说不清的网友占了大多数。

  晓颖平时只要看到这些辟谣的帖子,都会点进去看一看,她觉得自己喜欢看辟谣,喜欢看一些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现象和事件被严谨的分析和逻辑所攻破。这个过程,就像一部精炼的推理剧。但由企业职工或者是行业从业者出面辟谣,可信度是上去了,也能了解到许多以往大家不知道的内幕和细节,可是她认为辟谣不是职工的分内事,而应是相关责任部门的职责。

  网友小畏在投票中就选择了“觉得自己不权威没有人相信”这个选项,他说一方面自己的岗位不能看到所有的生产流程,另一方面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即便说了,也不见得会有人相信。他希望最有说服力的辟谣方式还是由行业内公认的权威人士出面。

  大家的担心还不止于此,由职工出面进行辟谣,往往是职工的个人行为,没有得到单位管理层的授权。如此一来,哪些该说、哪些能说就成了十分敏感的内容,一旦说错了话,或许会比谣言对单位的伤害更大。不管是否实名,单位追查下来就成了好心办坏事了。还有职工担心辟谣的行为没有得到单位管理层的授权,辟谣的出现会打乱管理层原有的计划,引起一连串不必要的麻烦。

  在调查的留言中,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权威性、可信度、对职工个人的影响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许多网友也在讨论中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但是对于谣言,大家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回击。

  观点

  坚守客观公正也要保护自己

  职工出面辟谣会不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对于职工辟谣究竟怎么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上海智渠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

  张伟认为,在管理制度严格的企业中,企业管理人员其实并不希望出现这样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的辟谣者,究其原因还在于单位担心员工言多必失。张伟解释道,许多正规的企业都设有公共关系部门,用以处理对外沟通的事宜,他们对于很多事情的表态无疑是企业最希望展现给社会的姿态。职工的发言如果能给企业的姿态加分自然是最好,但是万一说出了企业的秘密就成了帮倒忙了。张伟说诸如生产工艺、客户名单、原料配比等内容都是企业的机密,职工在辟谣时切不可张口就说,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在坚守客观公正底线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另外张伟还特意强调,单位并没有权力限制职工的言论自由,只要职工不是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代表单位发言,即便是说错话,单位也无权处罚这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