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微信公众号:做好谣言“粉碎机”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5-07-15 10:00:06

微信,被有的人戏谑地称为“危信”“微微信”,原因就在于这里充斥着大量不实信息。据微信安全团队透露,微信每天收到用户发起的谣言举报就有3万次,日均谣言拦截量达210万次。微信中的谣言传播呈现量大面广的特点,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由主流媒体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必须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感,成为微信谣言的“粉碎机”。

认清微信谣言的严重危害性。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主流媒体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外,还有大量市场主体及个人开办的公众号。当前,谣言汹涌的正是后者一类,其严重危害性表现在:一是扰乱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如年初,个别微信公众号推送了“草莓大量打药致蜜蜂成堆死亡”内容的文章,造成辽宁、河北等多地草莓滞销,农户欲哭无泪。二是引发社会恐慌情绪。如6月,唐山及不少城市不少用户的朋友圈出现了“抢孩子”的谣言,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三是损害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微信谣言以政府为诉求对象,如果各级政府不能有效及时应对,必然损害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四是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微信谣言招摇过市,微信公众号又不能及时发出声音的话,就会失守宣传阵地,在微信用户的争夺上陷入被动。

提高辨别微信谣言的能力。我们遗憾地发现,个别主流媒体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主办的微信公众号也有编发推送谣言信息的问题,成为谣言传播的“帮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重“吸粉”而淡薄了官微的社会责任感,从而造成把关审核不严;另一方面则是辨别微信谣言的能力欠缺,做了谣言传播的“推手”还浑然不觉。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微信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统计显示,当前微信谣言重灾区是人身伤害、食品安全、疾病养生等领域,官方微信编辑在推送这类稿件时,必须格外谨慎,多方求证核实,万万不能为了提高阅读率、“吸粉”而“小手一抖,谣言飞走”。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研究报告曾指出,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谣言都有使用“100%”“第一”等夸大性词语,如《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100%致癌》《太可怕了!未来80%的家庭面临洗牌》一类。另外,一些谣言属于老帖翻新,如“白娅婧高考准考证丢失”的文章就在2014年、2015年全国多个地方出现。还有一类谣言,根本不是权威消息来源,可靠性也就大打折扣,如《10年后中国最富裕的10个城市,有你的家乡吗?》等。

发挥好官方微信公信力。打击和治理微信谣言,固然需要职能部门依据法律武器推进依法治理,但仅此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有更多的主流微信公众号站出来发声,以权威的消息来源克制“马路社”消息,以清晰准确的信息发布压制模糊信息的流布。在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及时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以正视听。微信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依赖朋友圈的广泛转发,像“病毒”传播一样呈现几何级裂变态势。因此,迅疾扑灭“星星之火”避免其成为“燎原之势”就显得非常重要。

事实上,官方微信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主流媒体拥有一支强大的采编队伍,政府职能部门掌握权威信息。以6月18日16时25分唐山三友集团发生的一起废料自燃事故为例,当时微信朋友圈不少微友传播“三友发生爆炸事故伤亡不详”并配以大量浓烟滚滚的图片。而事实上,该集团只是废料区废料自燃,且远离生产区域,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唐山劳动日报社主办的环渤海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在得到权威消息后,于当日傍晚推送了权威消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网络造谣者也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而阳光是谣言最好的“过滤器”。打击和治理网络谣言,官方微信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大有可为。在和网络谣言的斗争中发挥好谣言“粉碎机”的作用,官方微信的公信力、影响力才会进一步彰显,从而赢得更多网友的拥护和信赖。